这是2024年以来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首次数千万美元的投资。
在我国商业会所规模不断萎缩的同时,智能健身房却逆势增长。
2023年中国主流城市单个健身俱乐部月均营收为40.2万元,较2022年下降12.42%。
文本 | 马连红
又一家24小时健身品牌受到投资者关注。近日,杭州智能健身服务平台“简单运动”在杭州萧山信息港小镇举行A+轮融资发布会,宣布获得由贵州文投领投、买纯电商跟投的数千万元融资,并在现场举行签约仪式。
这是2024年以来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首笔千万级融资。近年来,线下健身行业整体规模持续萎缩,根据三体运动发布的《2022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》显示,2023年全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数量为36447家,较上年减少8%。尽管如此,一些月付连锁健身品牌依然实现了“逆流而上”,比如简单体育,该公司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100家扩张至300余家,是近三年来少数实现持续增长的品牌之一。
01
简丹体育获数千万元投资
企查查数据显示,简单体育成立于2017年,其法定代表人许佳琪从事健身行业多年。简单体育创始团队由阿里巴巴、浙江大学、浙江商学院的人士组成。简单体育分别于2017年6月、2018年3月获得天使轮、A轮融资,投资方为科一资本。
“简单,寓意简单、坚持。简单的事情,只要你坚持做,就变得不简单。这不是天生如此,只是我们每天都在坚持做。”在公司官网上,简单体育对“简单”二字进行了解释。
简单运动是卫宁科技旗下社区智慧健康平台,旗下有“简单健身”、“丹仔团队”、“宁活力普拉提”等多个品牌,涵盖社区健身、儿童运动等细分领域。平台上线“简单运动”APP,用户可以在APP上注册、购买健身卡、预约私教、体能测试等功能,同时可以查看附近社区24小时健身门店,进行线下健身运动。只要注册成为会员,就可以通过刷脸进入健身房。
以“24小时”、“月付”、“智能化”为核心特色,简丹体育的运营模式为S2B2C,即通过为线下健身房提供SaaS产品与服务,连接健身俱乐部、上下游供应商、健身客户,简丹体育通过区域运营中心的合伙人,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加盟者,公司输出整个智能化系统与运营管理,合伙人负责区域门店的管理与执行。
6年来,简单体育合作了100多家合作伙伴、2000多位教练、120多万用户,在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开设了门店。这些门店分为社区店和精品店。社区店基本都在步行15分钟以内,面积在400-500平米,囊括了有氧、力量、私教、团体操等内容。另外还有线上商城,场地面积和租赁成本都比较低,收费也因城市而异。以杭州为例,简单体育的月卡239元,季卡599元,年卡1999元,私教价格在200-220元左右,还可以定制多人小团私教课。
除了简单体育,公司旗下还有针对2至12岁儿童体能训练的品牌场馆“蛋队”,门店数量超过200家,另一品牌“柠檬活力普拉提”也在杭州开业。
未来两年,在门店层面,简单体育计划创造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、200万以上新用户,到2025年实现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。简单体育联合创始人石钟山在2023CHINAFIT/IHRSA中国健身管理论坛上表示,1000+门店的计划将通过“小赢靠个人、中赢靠团队、大赢靠平台”来实现。
02
“24小时”、“月付”、“智能”
在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中,主打“24小时”“月租”“智能化”的健身房成为主流。
经历疫情和跑路潮,实行月卡制的健身房一次性费用支出较少,即便门店关闭,消费者损失也较低,更受消费者欢迎,因此发展速度更快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传统健身房做出改变,部分健身房甚至推出了“按分钟付费”服务。
三体运动联合创始人兼CEO窦颖表示,2023年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行业深度“洗牌”;商业健身俱乐部“优胜劣汰”;积极寻求转型之路,健身俱乐部开始尝试月付费模式。
根据联商网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健身房连锁品牌TOP20》排行榜,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乐客体育、中田健身、简单体育、超级猴子、快快智能健身。
乐客运动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健身房连锁品牌之一,2023年被评为“杭州市独角兽企业”。作为最早推出“24小时”健身房的品牌之一,乐客运动近年来发展迅速,截至2023年底,乐客已在全国23个城市开设1300多家门店,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。去年年中,公司提出“5年进100城、开10000家门店”的目标,将品牌矩阵丰富为乐客健身、私教工作室品牌FEELINGME、瑜伽工作室两大新子品牌“YOGAPOD小鱼家”,以及面向下沉市场的健身子品牌“闪电熊猫”。(此前相关报道:5年百城开10000家门店,乐客“健身便利店”走上野路)
作为健身界“沙县小吃”的中天健身,在数量上与乐客不相上下,2023年中天健身门店规模将突破1300家。据了解,中天健身将进军新加坡、美国市场,并设定2024年全球2600家门店的目标。在模式上,中天健身主打“包月私教”,单次私教课价格低至70元/节,每月不限次数。健身房往往开设在居民楼附近,单店面积通常在300平米以内。
排名第四的超级猴子也是“24小时”健身房市场的早期进入者,但品牌一直采取直营策略,计划在2023年底前开设245家线下门店。今年3月,超级猴子向第三方健身房发出友好信号,启动全新合资合作模式,合作方提供空间和场地,超级猴子提供自研的团体课程、教练培训,由超级猴子的微信小程序和APP等以按次/月付费的方式帮助用户完成线上预约。
“快快智能健身”虽然是一家拥有166家门店的智能健身连锁品牌,但自2023年起,该品牌就被传突然倒闭、消费者退款困难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该公司2023年9月法人变更,12月起,新法人不断接到限制高消费的执行令。
03
健身房数量超过 42,000 个
对于中国的健身行业来说,这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时期。
一方面,全民健身意识增强,民众付费意识较之前更高。虽然2023年中国健身会员数及健身人群渗透率再度下滑,但截至2023年12月,全国健身会员数6975万人,较2022年环比下滑2.38%,健身人群渗透率为4.89%。但运动频次有一定提升,类会员(活跃会员)平均每月到店运动次数达4.41次,超过近三年水平,接近疫情前2019年正常水平。
另一方面,一线城市健身消费意愿下降。2023年中国主流城市单个健身俱乐部月均营收为40.2万元,较2022年下降12.42%,较2019年月均营收53.6万元下降25%;2022年中国主流城市单个健身工作室月均营收为9.8万元,较2022年下降3.06%,较2019年月均营收11.2万元下降12.5%。
这也导致过去一年一线城市商业健身房数量出现“倒挂”,2023年主流城市(含一线及新一线城市)健身俱乐部平均增速5.13%,关店率14.07%,净增量-8.94%。2023年主流城市健身工作室平均增速6.32%,关店率13.71%,净增量-7.38%。
近期“职业关店员”的出现,引发社会广泛讨论。“职业关店员”专门帮助老板收拾善后,让老板快速、反复地收获利润。不出意外的话,消费者对预付卡店铺的排斥感会加深。
在这种情况下,加盟一个靠谱的品牌似乎更让消费者放心。据一位网友提供的信息,加盟一个知名连锁健身品牌,一次性投入大概在120万到150万元,包括加盟费、押金、设备投入、装修费用、房租等。
此外,依靠人脉关系开设的健身工作室也成为投资热点,2023年中国健身工作室数量将突破4.2万家。相较于大型健身俱乐部,场地较小、投资较轻、运营方式灵活、财务模式更健康的健身工作室拥有更大的创新和想象空间,成为近年来尤其是疫情爆发后不少创业者的首选方向。未来随着健身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,健身工作室拥有更大的市场增长空间,门店数量的增速有望大幅超过健身俱乐部。
注: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简单体育、乐客、奇察查、三体云体育